头部

传承在行动,市文化馆携“非遗”进校园


来源: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:2020-11-26 09:21:09 字体大小: 浏览次数:-

非遗进校园.jpg

       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,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,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,11月18日由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,连州市文化馆承办的2020连州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了西岸中心学校、三水瑶族乡民族小学,为学生们带来了一道丰富的非遗文化大餐。

       现场展示了省级非遗项目《舞马鹿》、《高台小长鼓》、《瑶族布袋木狮舞》,清远市级非遗项目瑶歌《敬茶歌》、《唱春牛》等非遗项目,学生们与非遗文化近距离接触,领略了连州市丰富多彩的非遗艺术魅力。

      《舞马鹿》是流传在西岸东田坪村的民间舞蹈,马鹿似马,身似驴,长着牛腿,而一对角则是鹿角,舞马鹿的动作是在粤北采茶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新的,风趣幽默,很有特色。《舞马鹿》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祈祷,在2007年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       在瑶安乡的盘石里村里流传着一种民间舞蹈——瑶族高台小长鼓舞,是瑶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。表演时,左手握鼓中间,翻腕转动多变,右手指掌拍鼓两端,两人相向而舞,瑶族小长鼓舞在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瑶族小长鼓舞和瑶族布袋木狮都是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,瑶族布袋木狮舞更是广东省境内独一无二的道具舞蹈,是连州瑶族人在千年长途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集歌、舞、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,表现了瑶民勤劳勇敢的本性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。瑶族布袋木狮舞在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       民间表演唱春牛,已有200年历史。春牛队的唱词与表演集概括性、象征性、趣味性和群众性于一体,表演由个人领唱众人合唱,边唱边舞,旨在表现村民在春耕时节团结协作、勤于农事、忙于生产的精神。

       非遗文化之旅,让西岸、三水的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家乡非遗文化的魅力,在他们心中播下了非遗保护的种子。我们期待连州的非遗之花会开得越来越灿烂。


footer底部